展会

专家把脉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

作者:    来源: 南方日报 2019/8/14 15:58:12

...

南方日报讯(记者 张光岩)近日,南山区政协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举办2019年“南山区政协委员沙龙”活动,政协委员、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为主题,交流研讨,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献智献策。

与会嘉宾从宏观规划、产业布局、区域定位、政府服务等多个维度,勾勒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的轮廓与脉络。

与会委员认为,南山应全力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形成高质量源头创新供给体系;实行精准度高的创新支持政策,形成高质量创新政策体系;积极联动对接国家重大项目,形成高质量创新联动发展体系;支持辖区内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解决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作出贡献。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科教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南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入海口,是深圳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为了发挥南山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大湾区建设中贡献南山力量,南山区委提出建设发展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目标设想。目前,建设西丽国际科教城已上升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战略。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主要坐落在南山北部区域,自2016年启动《南山北部片区三年行动计划》,到去年集全区之力完成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建筑清理处置工作,经过几年艰辛探索、努力付出,南山北部片区迈进了“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的新时代。如今,“南山北”旧貌换新颜,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呼之欲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阶段。

南山区委、区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正强力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将以协同共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科教城。

“科教城绝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园区。”在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要争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枢纽,寻求变革性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汇聚新兴产业的资源,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地及香港合作创新科技的先行区。

与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和光明科学城不同的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并非“从零开始”,事实上其已经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源头创新的重要平台。南山按照“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总体思路,高标准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建有7所高等院校、2所省级实验室、4所诺奖实验室,各类创新载体数量达到368个。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集中了一大批高端科研机构,片区已建和在建的重要机构包括深圳健康科学研究院、化学肿瘤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工程、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深圳未来材料研究院等重大研究机构。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成认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当务之急仍然是“搭载体,建平台”,推动更多的重要科研平台落地。吕建成以旧金山湾区举例,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教与产业驱动带来了增强效应,斯坦福大学通过制定产业联盟计划,大学与外部企业展开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向外创业,加速科研成果商业化,最终促成硅谷的成功。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产学研深度融合,势必成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葫芦里应该装什么药”的问题,一直为大家所讨论,在未来的西丽湖科教城,应该是多个产业百花齐放,还是把某些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

王艳梅委员认为,土地资源少、产业发展空间有限、空间成本上升较快等问题,是目前制约南山乃至深圳“双创”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深圳市和南山区政府已实施了系列举措以降低创新产业空间成本,但相对于迅速增长的高成长性优质企业数量,空间瓶颈已成为制约“双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离开制造业核心环节的创新,将会缺乏驱动力。”她建议,南山应前瞻布局,以留住制造业核心环节和高端环节为核心战略导向,建议着力从推进规模化扩张、提升孵化能力、优化孵化环境、强化孵化保障等方面,完善和促进孵化器(包括众创空间)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打造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引领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近几年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子刚教授认为,南山应该抓住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契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中创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指出,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以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和医药等领域为重点发展领域,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并涌现了一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目前深圳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氛围浓厚,研发实力较强,在基因检测、创新药、高端器械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已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李子刚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并非南山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可以利用深圳湾实验室建设的契机,在南山汇聚更多优质人才,让生物制药产业的源头创新在南山更多地涌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7个省级实验室里面,有两个跟生命健康相关,一个是位于广州的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另一个就是原名为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省实验室的深圳湾实验室。该实验室在生命信息方面开展研究,重点领域包括基因测序、基因分析、系统生物学等方面。而实验室的另一个科研重点就是生物医药,包括对疾病的整治和预防等内容。

我国目前在药物的研发设计上存在瓶颈,在如何把药物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应用到临床医疗,然后再向市场推广,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短板。因此,深圳湾实验室正跟一些国际顶级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药厂进行合作,借鉴经验和机制,补上这块短板,例如实验室正在计划跟辉瑞等国际医药巨头合作建立联合开发平台,旨在加快药物研发的速度。

营造高质量原始创新聚集地

高校园区、产业园区、公共社区,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内,不同面貌的社区形态,呈现出丰富包容气质的同时,也难免存在着各种壁垒。对此,南山开出了“三区融合”的药方。

今年6月,桃源街道联合大学城管办、清华深研院、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深圳)、北大深研院、深大、南科大、超算中心、新安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智园、云谷、大沙河建投、集悦城、芯思杰、维谛技术等园区企业举办第一次“三区融合”联席会议。会议确定联席会议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打造三区融合发展联盟,充分利用园区联盟、高校联盟的平台优势,推动园区企业、校区高校深度融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建设。

“三区融合的提出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健表示,为了更进一步促进三区之间的连接,接下来将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入手,为原始创新的集聚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黄健看来,公共空间是社交互动、企业合作和观点交流,包括拓展办公空间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要想激活主城区创新能力,这种空间的营造至关重要,而空间的营造光靠企业是不够的,基层政府更要主动作为。黄健说,希望在各方的努力下,未来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内,能看到“四个转化”。“从地缘的优势转化为亲缘的优势,将学科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将生源的优势转化为人才的优势,将科研的优势转化为市场的优势。”

南山区政协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经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阶段。他表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将以协同共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科教城。

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使之成为深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也是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举措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引擎的坚强支撑。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发展,对于增强区域创新供给,提高区域创新效能,强化深圳核心引擎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链接

“四区一高地”建成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记者了解到,当前,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正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三生统筹、三区融合的理念,以自然、人文、健康、创新和国际化为核心要素,构筑“一环一带三组团五片区”的空间与功能布局。

具体来说,“一环”即环西丽湖,打造一流科教创新圈、品质生活圈、绿色生态圈,建设功能复合的多元融合活力环。“一带”即沿大沙河,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氛围,打造动能澎湃的三创联动发展带。“三组团”即以科教城东部、西北部、西南部为三大创新组团,形成适度分工、错位协同、联动发展的格局。“五片区”即统筹创新功能需求、国土空间开发潜力、未来重大项目安排,重点推进石壁龙、燕清溪、白石岭、留仙洞、大学城等五大片区建设。

科教城将以协同共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打造“四区一高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科教城。

——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高地。强化高等院校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主体作用,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超常规引入和建设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大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协同能力。

——国家原始性创新示范区。以创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原始性创新全国示范为目标,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机构及跨学科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形成交叉融合、紧密协作、相互支撑的创新链条,超常规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区。以打造国际创新网络枢纽为目标,推进深港深度合作,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要素便捷流动与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效能和新经济策源能力,共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国际人文智慧生态先锋区。以构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三生”统筹,生态优先,促进“三区”融合,拓展“三业”空间,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打造成为全球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缔梦之城、向往之地。

——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先行区。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提升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为目标,强化创新政策供给,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出台系统创新政策,推进科技创新全链条式改革试验,打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原始创新生态。


本站原创或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未经本站或作者允许,请勿转载,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相关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站图文有涉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联系QQ:6136023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