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六一”来了,市长伯伯给深圳孩子送了这样一份礼物

作者:    来源: 南方网 2019/5/31 15:30:07

...

原标题:“六一”来了,市长伯伯给深圳孩子送了这样一份礼物


南方网2019年5月30日讯“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小朋友们又到收礼物的节日了!


而今年,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也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童心共绘大湾区”深港澳儿童友好专列地铁卡。


5月29日下午,在深圳市妇儿工委和市妇联联合主办、以“区域融合与儿童友好”为主题的第七届深圳儿童国际论坛上,陈如桂现场送出礼物后勉励孩子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品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城市,努力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名文明礼貌的小市民,将来努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市长伯伯送的“礼物”如何拆?


叫爸妈带你去乘地铁4号线找答案


市长伯伯送出的地铁纪念卡有啥特殊?原来这套卡每套共3张,每张卡面都各采用一幅来自深港澳优秀儿童绘画作品设计而成。而接下来这一个月,如果你乘坐港铁(深圳)4号线车厢,就会找到这些画的来源——通过广泛征集深圳、香港、澳门的儿童彩绘作品,近500幅作品将在车厢内集中展示。


在这些特别设立的港澳儿童彩绘作品专列共六节,分别以“融合、友好、协作、发展、梦想、共享”六个主题命名,对应暖红、黄、浅青、橙、紫、蓝六个颜色,并以儿童友好型城市的LOGO“笑脸”为主要视觉元素。


“对儿童友好,就是对城市的未来友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芮心月当日上午与孩子一起乘坐专列后,对深圳充满赞许。“这是我第一次来深圳,它各方面发展超乎我想象。曼德拉先生曾说,要想看一个社会的灵魂,必须要审视他们对待儿童的方式。当我走在深圳街头,看到儿童友好社区、社康中心,我觉得他的愿望实现了,我一定还会再来。”芮心月说。


特殊“礼物”的背后藏着什么?


建设一个“全域”儿童友好型城市


一张地铁卡、几节童趣彩绘车厢的背后是什么?是一个城市对孩子的承诺。


作为拥有近200万儿童,儿童占常住人口15%以上的特大型城市,深圳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目前,儿童发展规划超八成指标已提前达到2020年终期目标,其中儿童健康、教育等领域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前列,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深圳建设的是‘全域’儿童友好型城市,即从儿童权利保护与特殊需求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人-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视角,战略性构建这个跨学科、跨领域、向未来的系统工程。”


深圳市妇联副巡视员、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试点办公室主任王晓丹说,顶层设计上,这一目标已被纳入深圳市“十三五”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民生实事和市委重点工作。


“这一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多元参与,已统筹协调30多个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共同推进,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儿童和公众都积极参与,已打造了一批儿童友好试点。”王晓丹说。


大人建的儿童友好型城市靠谱吗?


“儿童就是儿童问题的专家,听孩子的建议”


说到建设,很多人又犯嘀咕:“成人为孩子建社区会不接地气吗?”


论坛上,专家明确给出答案:“儿童就是儿童问题的专家,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


王晓丹特别强调儿童参与性,认为务必要尊重儿童的需求和声音。“现在各区都成立了儿童议事会,也在探索构建制度化、常效化、系统化的多元儿童参与机制。”王晓丹说。


主导设计深圳首个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红荔社区的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所长、副总规划师刘磊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我们首次系统地组织孩子参与设计和提意见,还举行了家长论坛,目的就是与儿童平等对话。”


根据孩子意愿,刘磊说,红荔社区划定“交通型”和“休闲型”儿童独立步行路径,前者重点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后者则提供可玩耍的街道,并通过地面彩绘、街道两侧设涂鸦墙、绿植墙等增加趣味性。社区公园则划分了不同年龄段游戏空间,设置符合各自运动特征和身体成长需求的游戏设施。


下一步怎么完善“儿童参与”?


“实施儿童参与能力培养计划”


王晓丹说,下一步深圳除了开展有关儿童参与的政策与制度研究,形成儿童与成人共同参与的建言机制外,还将实施儿童参与能力培养计划,提高儿童整体参与能力的培育机制。


刘磊建议,深圳妇儿公益服务应从现有以救助保障流动儿童、残障儿童等弱势群体为主,向促进健康发展转变。“依托城市更新,以空间为载体,通过儿童友好型社区推动深圳社区的营造。同时,引入社区规划师,让规划从城市层面的空间研究,深入到社区层面的柴米油盐,让规划更具‘温情’,让城市更‘贴心’。”


香港元新建城建筑事业有限公司CEO阮文韬则认为,深圳的儿童空间应更注重科技、数码,充满自然和冒险性。同时,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应更重视儿童、老人及残疾人士,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和“无障碍城市”并行为之。


知多D


什么是儿童友好型城市?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源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的项目。其倡导理念是:一个明智政府在城市所有方面全面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结果,不论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或者社区,在公共事务中都应该给予儿童优先权,将儿童纳入决策体系中。


目前全球共有870个城市获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认证,但我国尚无一个城市获此殊荣。2016年深圳率先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将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发展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


本站原创或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未经本站或作者允许,请勿转载,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相关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站图文有涉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联系QQ:613602343

相关文章